VR软硬一体化的核心技术与趋势

1. VR软硬一体化中的关键问题与技术点

光学与显示效果;延时与眩晕;自然舒适的交互;位置跟踪;人工智能

1.1 降低MTP延迟

Motion-To-Photon延时

包括:传感器延时;图像渲染延时;安卓系统的显示延时;屏幕显示延时

目前,GPU不够强大,不足以渲染出很好的VR效果;手机的结构,包括传感器,还不能完全跟VR的需求吻合,屏幕显示也有待优化。 目前市面上的一体机的MTP延时能达到20毫秒,是刚刚入门的概念,如果要达到头部转动后看到的虚拟场景画面和人的真实体验一致,需要达到15毫秒以内。

1.2 提高显示效果

屏幕

选用屏幕和芯片的计算能力是配套的,首先,跟产业链的发展有关系,屏幕提供商比如夏普首先要量产,良品率太低也不行,其次从芯片到计算后台要能跟上,另外还取决于用什么镜片,fov多少。 目前一般选用夏普5.5寸屏,4K分辨率,PPI(Pixels per inch)=806, 还有一个指标是PPD(Pixels per degree)在每个角度看到的Pixels个数,专家统计人眼视网膜的PPD至少要达到80,在一个degree下要能看到80个pixel,目前业内PPD指标一般在10-20,主要取决于fov。

好的显示效果,应该无明显纱窗效应(screen door)。

成像部件的光学设计: 选用屏幕的后面,还有很多光学技术,比如要对镜片进行光学畸变与色散矫正。 镜片的选用:要和屏幕完全吻合,联合设计,考虑选用单镜片、多镜片,非球面、菲涅尔镜片、多个双凸、将来可能用三片,类似于手机摄像头里的镜片,

趋势: 屏幕越来越小,分辨率越来越高,4K->8K, 60Hz->90Hz->120Hz, FOV->120+ 另外,微显示技术(Microdisplay)技术也在发展。

1.3 视频类应用技术优化

VR中的视频可以分为普通和全景视频,后者可以180度或360度转动观看;可以分为2D和3D视频,后者左右眼看到的图像不同,是有视差的,3D视频的拍摄大多采用双镜头或多镜头相机。影视级的全景视频,通常能达到4k分辨率,60帧以上。VR一体机,如果处理不好,通常会有纱窗效应,观影模糊,摩尔条纹等问题。

VR一体机要能自动对视频格式进行识别自动分类,对超分辨率的图像/视频,要能进行处理,LR->HR,图形deblur等后处理技术

1.4 交互技术与趋势

目前主要的交互手段是手柄:

3Dof手柄:3个自由度(Degree of Freedom),类似于DayDream的手柄,能提供3个旋转方向,只能追踪前后翻转、左右摇摆、水平转动三个旋转的自由度,无法知道在空间里的位移情况,主要是采用惯性动作捕捉。

下一个方向是6Dof:类似于HTC、Oculus,手柄上加一些传感器、Mark点等,惯性动作和光学动作捕捉相结合,实时追踪位置和朝向,比如HTC Vive的Lighthouse空间定位方案。

手势识别交互:有裸手手势、手柄手势、手套等,国内外有一些公司做的不错,但落地进展不太顺利,能否作为主要的交互方式,还有争议。

语音识别

视线和表情:是一个趋势。视线交互公司比较多,前不久苹果收购了一家。当前阶段比较重要,因为目前VR设备的渲染能力不够,可以根据视线追踪,只对视线焦点区域进行渲染,其余范围粗分辨率渲染,另外可以用于交互。

身体动作:捕捉用户的姿态,包括关节等。

1.5 位置跟踪

位置跟踪是目前VR领域比较火的话题,其实更有意义的主要在于AR。VR主要是在室内使用,室内使用是否需要大范围的位置跟踪,还值得探讨,如果只是桌面应用,类似SLAM的方案并不是特别合适。高端的算法占用很多的系统计算资源,而VR的计算资源非常宝贵,VR芯片希望主要用于渲染,如果SLAM方案成功,未来可能会集成到一个单独的计算芯片上。

目前的位置跟踪方案

主要基于6轴或9轴传感器的3Dof跟踪,头部/手柄的6Dof跟踪:有单目摄像头的方案(Oculus Rift)、双目摄像头的方案(PSVR)、激光光塔的方案(HTC Vive)。

其他的蓝牙,超声波,红外线,射频等等,存在精度不够高,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

1.6 人工智能与虚拟助手

如果说2016年是VR元年,那么2017年则可以称为AI元年,AI和VR有很多可以结合的地方,比如虚拟助手、身份验证、UGC内容的自动标注与管理等。

1.7 互动视频

视频不但可以看,还可以进行交互。 比如恐龙星球,可利用手柄交互,互动喂食,将来支持手势交互,可抚摸和触控。

使用真实光照渲染技术,使场景更加逼真,3D全景声,有效提高沉浸感和临场感

1.8 计算平台的重要性

PC-VR:直接依靠主机提供显示和视觉计算的平台

移动VR:移动VR同样需要高性能的服务器提供后台计算资源,例如3D模型的构建,深度学习的训练,视频服务器等等。

2 未来发展趋势

VR是一个以技术为驱动的行业

头戴HMD会越来越小,体积轻薄,小于100克,趋近与太阳镜的产品形态;

光学显示效果提升,PPD>30,FOV>120,无拖影和畸变色散

更加自然的交互手势:手势,语音,表情姿态

更加自由的可移动性,随时随地使用

内容极大丰富,专业的头部内容,大IP制作,直播

AI与VR/AR的深度结合